• 真我风采网站欢迎您的光临!本站是杨海军苏晓琳个人网站。

江苏省自强模范:印建南同志(镇江)

励志人生 心雨悠悠 8年前 (2015-12-09) 3005次浏览 已收录

江苏省自强模范:印建南同志(镇江)

转自:中国江苏网

196310月,印建南出生在常州的一个普通工人家庭,兄弟姐妹六人中,他排行老五。不幸的是:他出生两岁时,患上了小儿麻痹症,右腿落下终身的残疾。19719月,印建南就读常州戚墅堰电厂子弟小学,性格开朗的他特别喜欢上美术课。印建南说:“小时候,我总喜欢一个人趴在桌上写字、画画,我至今还保存着那时的图画本。”19766月,小学毕业以后,印建南顺利进入常州市第十四中学读书。从朦胧的孩提时代起,他一直与自卑在抗争。遍尝辛酸与苦楚,在残疾的阴影里,他追慕美善,渴望自己成人后能与常人一样为社会创造价值。高尔基的“人都是在逆境中成长起来的”诫言始终成为他心中的激励。也许正是这样,印建南从小学到高中,在美术、书法方面,一直是学校最优秀的学生。他在书画篆刻上表现出极好的悟性和勤奋的精神。他的美术老师万小虎,一位从南师大美术系毕业的高材生,特别喜欢他,在万老师的熏陶之下,印建南渐渐爱上了这门艺术。二年的初中和二年的高中级段,他在万老师的指导下,刻苦钻研书画印这门古老的艺术。从萌芽到感悟,从此一发不可收拾。

1981年,印建南进入谏壁发电厂工作,当了一名机械工,凭着良好的工作作风,过硬的技术本领,没有出过一次质量差错。当年的单身汉宿舍,房子小,条件差,十多个平方米的空间。夜深人静时,经常是一盏孤灯常明,伴随着印建南独自在桌边读书习字。下夜班的工人邻居们发现他,特别喜欢熬夜。厂子里的影剧院放映好看的电影,大家相拥而去,他也总是婉言推辞。一天到晚,他在忙些啥呢?同事们都觉得他是一个怪人。在那段十多年难忘的单身时光,印建南倾注了几乎所有的精力,完全到了痴迷的程度,从唐宋传统、明清传统及近代诸家,他临摹创作了一批又一批的作品。但他从不感到圆满。即使在快乐的时候,心中总有一种潜在的忧虑、不安和期待。他常常对镜自问:你的作品到底怎样呢?你的这条路还走得下去吗?有没有走出自己的一条路呢?

从哲学、文学、诗词的阅读和宋元明清书画的研究,他完全淫浸于古代文化艺术的氛围之中,同古人进行着特殊的对话。他时常将自己对艺术的理解和感悟,用手中的笔和刻刀述说。他说:“印者尽可以自己的方式述说,不管这世界上存在多少种声音,你要发出自己的声音。”

印建南积极要求上进,凭着自学而成的扎实的美术和书法功底,他被调到厂团委,专门从事宣传工作,四年的共青团工作,历练了他的才知,丰富了他的人生和智慧,提高了他的整体素养,激励了他奋发向上的进取和奉献精神。在共青团的岗位上,他曾荣获“江苏省优秀青年工作者”、“镇江市优秀团干部”、“镇江市新长征突击手”等荣誉称号。印建南并没有因此满足,对于他来说,在团委的岗位上是能锻炼提高一个人的整体素养的。这是人生成长的一个过程、一种经历,更是人生之大幸。而学习的目的并不是单纯知识含量的提升,而是人格含量的提升;不是名气大小,而是人格熏陶的默化;不是功名利禄的获得,而是良好习惯和真善美理念的养成。

印建南的篆刻艺术在不断提升,80年代初,他的篆刻作品开始散见于《青年报》、《中国书画报》、《中国青年报》、《江苏工人报》等全国各大报刊杂志上。印建南成了一颗闪亮的艺术新星,古城镇江的一张文化名片。

光阴似箭,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的他,开始体验他的另一种人生。他常和全国各地的书画爱好者同约到各地采风并举办篆刻联展,尽情陶醉在相互交流和探求之中,创作的灵感在不断地升华。唐代书法家孙过庭在《书谱》中说:“既知平正,务追险绝。既能险绝,复归平正。”印建南浪迹天涯,经历了“看山是山,看水是水;看山不是山,看水不是水;看山还是山,看水还是水。”的三重境界,最后他再回到书房“飞鹏阁”。苦心孤诣,刀耕不辍,便有更多的篆刻作品流布于世,既见为书画名家刻制的闲章,又见藏家收藏的名章,同道中人口碑多有褒扬。三十余年矢志不移,新作更令人耳目一新,其篆刻气韵、意境俱足。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著名书法家言恭达先生曾评论他的篆刻作品:“出新意于法度之中,寄迁想于烂漫之外。无论从技法、风格到神采已到一定层面与境界。建南印作已多次参加国家级篆刻展,颇得篆刻界注目,实为江苏书坛上中青年印人之佼佼者。”

忆往昔,峥嵘岁月酬!如今他的名气越来越大了,印建南给自己冠以“御风散人”的雅号,他给我的那张十分特别的名片上,就是这个称谓,或多或少表达出眼下他在滚滚红尘中一种豁达的心襟。近年来,印建南从不勉强自己刻印,他希望在他的作品归真返朴——有知回到无知,有法回到无法。

他的书画篆刻作品先后参加江苏书坛新人展、全国第三、四届篆刻展、第二届国际篆刻展、江苏青年书法篆刻精品展、首届中国书画艺术大展、全国中青年篆刻家作品展、第六届当代书画家作品邀请展、西泠印社五届篆刻展、当代篆刻艺术大展、全国六0印象篆刻提名展等、全国中青年书法篆刻百强榜作品展、首届全国当代书画名家联名展等。

作品刊发在《美术报》、《中国书画报》、《书法报》等专业报刊上。

中央电视台、江苏卫视、中国国际广播电台、江苏人民广播电台、《东方航空》、《中国航空旅游》、《艺术与收藏》、《中国书法》、《现代书画家》、《书法》、《城视》等杂志,纷纷对他进行采访。

“中国书法网”、“收藏网”、“中国篆刻网”、“中国文房四宝网”、“中国书法艺术网”等新闻媒体、报刊杂志及艺术网络对其作过专题采访或刊发专题介绍。

201011月,他荣获第七届中国文化艺术政府奖的最佳成就奖,201112月荣获国家级艺术成就奖一等奖,201211月他的篆刻作品荣获“当代中青年书法篆刻家100强”。2008年至今,篆刻、书法、花鸟画作品曾被编入《当代中青年书法百强榜作品集》、《全国当代书画名家作品集》、《60印象全国篆刻名家作品集》、《中国篆刻艺术珍藏馆作品集》、《全国中青年书法篆刻家品集》、《江苏印人画家联谊作品集》等。他的部分作品被中国篆刻博物馆、江苏省国画院、中国博物馆、郑板桥纪念馆等多家博物馆和藏家收藏。

社会的发展与生活节奏的加快,导致了社会分工的日益精细。艺术也是这样,其网络信息迅猛的发展,既极大地拓宽了艺术创作与欣赏者选择的范围,又推动了艺术创作的多元性。作为篆刻家,在提高与纯化既有篆刻风格的同时,有选择、有目的地选择一些相关的艺术门类,却又是必须的。由于篆刻与书法、绘画、诗词有其明显的血缘关系,在这几个方面苦练内功,不仅提高自身素质、修养的需要,而且对作品内涵的丰富与篆刻风格的形成,有着特殊的意义和巨大的作用。

印建南用篆刻艺术装点着生活,而他的成就、他的艺术魅力也使得他的生活绚丽多姿,充满无限的幸福和快乐。


真我风采 , 版权所有丨如未注明 , 均为原创。本网站采用BY-NC-SA协议进行授权 , 转载请注明转自“真我风采”
江苏省自强模范:印建南同志(镇江)
喜欢 (3)
[]
分享 (0)